北京的雾霾。(图片来源:SinoScoop.com)
原文: Efe Can Gürcan @ Friends of Socialist China 社会主义中国之友
我们很高兴再次发表土耳其伊斯廷耶大学 Türkiye’s Istinye University 副教授 Efe Can Gürcan 的这篇重要文章,该文章最初出现在 BRIQ(一带一路倡议季刊 Belt & Road Initiative Quarterly)第 3 卷第 3 期中。
作者认为,中国已经对其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至于现在将其视为 “生存问题 matter of survival”,并将这些问题置于其修订后的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中国战略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替代方案,这可能会导致“生态帝国主义” 的逆转。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要达到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中国在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道路上取得的重要成就涉及一系列三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革命进程,这些进程也引领了国际环境合作。它们包括清洁能源革命、可持续农业革命和绿色城市革命。
中国已经成为绿色金融的全球领先者。它引领着生态城市运动,世界上超过 43% 的生态城市是中国人,是仅次于加拿大的可持续建筑第二大领导者。许多中国城市已经下降或退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名单,印度和巴基斯坦位居榜首。中国城市也跻身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强行列。此外,中国拥有最多的电动汽车、自行车和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中国不仅被认为是世界电动公交车生产和消费中心,而且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系统。
2013年以来,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伴随着清洁能源革命的自觉推进,可再生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这场正在形成的革命的关键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投资国的良好声誉。因此,它成功地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系统。
最后,关于中国正在展开的可持续农业革命,我们应该承认,不仅是它采用了绿色食品标准并扩大了其采用有机认证农业的农业面积,而且特别是作为绿色农业的世界领导者,它现在在有机农业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名单中排名第三。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土面积第四大国。再加上过大的人口和地理规模,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作为前半殖民地的持续遗留问题,其负面影响被当前西方在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遏制 geopolitical & geo-economic containment 方面的努力放大了。这加剧了中国的资源稀缺性,成为制约其发展潜力的又一结构性逆境。中国仅拥有世界7%的耕地和淡水资源,8%的自然资源,而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此外,只有 19% 的表面积适合人类居住,65% 的表面积崎岖不平,这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农业生产能力,并助长了种族异质性 ethnic heterogeneity,成为政治凝聚力的潜在障碍 potential impediment to political cohesion(Morton,2006 年;Naughton,2018 年) 。
尽管面临这样的逆境,中国已经形成了一种示范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启发了许多发展中国家。 1979-2018 年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平均增长率达到 9.4%,这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生产国和主要的技术产品出口国(胡, 2020 年)。到2015年,中国将承担全球40%的洗衣机、50%的纺织品、60%的纽扣、70%的鞋子、80%的电视机和90%的玩具的生产。最近,中国在计算机、航空和医疗技术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除了在经济增长、工业生产和技术发展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功外,1990 年至 2015 年全球消除贫困的 70% 都归功于中国经济奇迹(Gardner,2018 年)。
如此快节奏和戏剧性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生态代价——在人类文明史上前所未有——是意料之中的。根据 2009 年的估算,环境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成本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3.8%(张,2014:32-48)。由于污染,中国超过 80% 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资源不再适合人类使用(Jie,2016)。土地污染和水土流失也是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众所周知,过量使用农药和工业污染是土地污染的主要来源,促使有机质流失和水土流失。 2013 年的估计表明,中国近 20% 的耕地受到污染,38% 的土壤遭受与侵蚀相关的养分和有机质流失(Scott 等人,2018:26;Gardner,2018:9)。事实上,耕地面积的缩小是土壤污染和侵蚀的自然结果。这也解释了中国在 1990 年至 2018 年间耕地面积减少 4% 以上,从 124,481,000 公顷减少到 119,488,700 公顷(FAO 粮农组织,2021 年;图 1)。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和消费国加剧了这一趋势。仅在 1990-2018 年期间,中国的农药使用量就增长了 129%(粮农组织,2021 年;见图 2)。此外,世界上 70% 的电子垃圾在中国以牺牲环境和公众健康为代价进行回收。工业污染、对环境有害的回收做法和工业化农业共同造就了中国的 “癌症村 cancer villages”(Gardner,2018 年)。地图 1 更详细地概述了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Sanjuan,2018)。
图 1. 中国耕地面积
全球环境指标提供了中国环境问题严重程度的概况。详细来说,环境绩效指数(EPI)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是评估国家政策对环境影响的流行指标。 EPI 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环境健康和生态系统活力。环境健康着眼于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以及空气和水质量和卫生的负面影响。反过来,生态系统活力关注碳强度、生物多样性、鱼类种群、森林覆盖、废水处理和氮平衡等变量(环境绩效指数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2020a)。
中国的EPI可以与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代表的其他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以及作为资本帝国主义体系霸权领导者的美国(US)相提并论。对比 2010-2020 年,中国的 EPI 得分(8.4 EPI 分)增幅仅次于南非(8.5 EPI 分),位居第二,证明中国在改善环境状况方面取得了成功(表 1) .在同一 10 年期间,印度没有明显改善,而巴西、俄罗斯和美国的 EPI 得分分别增加了 4.9、3.9 和 2.9。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 2020 年的排名是 EPI 所包含的所有 180 个国家中的 120 个。中国在 2020 年的得分为 37.3,超过了 EPI 得分为 27.6 的印度。然而,中国的排名落后于巴西、俄罗斯、南非和美国,它们的年度得分分别为 51.2、50.5、43.1 和 69.3(表 1)。总体而言,这种比较表明,尽管中国继续与严重的环境问题作斗争(环境绩效指数,2020b),但在 2010 年至 2020 年期间,中国表现出了强烈的环保意愿并取得了政策上的成功。
表 1. 环境绩效指标
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是另一个全球环境指标。它通过参考世界各国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需求,广泛用于评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借助生态足迹,将生态资源的使用与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海域的面积进行比较,以估算地球更新自然资源和吸收废物的能力(Robbins,2007:509-10)。毫不奇怪,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的生态足迹不断增加,尤其是在 2000 年代(图 3)。
图 3. 中国的生态足迹
显然,由于环境政治中 “生态帝国主义 ecological imperialism” 的盛行话语,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环境成就被忽视了。生态帝国主义描述了以严重的人类和生态苦难为代价,将全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轴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种轴心转移的经济和生态负担被西方大都市放在了发展中国家的肩上,它们基本上寻求将生产和资源开采成本外部化(Gürcan、Kahraman 和 Yanmaz,2021)。事实上,这种现象一直是整个资本主义历史的决定性特征。然而,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作为全球政策范式的新自由主义的主导地位为生态帝国主义提供了新的动力,中国成为主要目标。话虽如此,中国拒绝成为此类政策的受害者,并积极利用不断变化的政策环境,而没有完全放弃其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在中期会付出严重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代价。这一时期,中国依靠国家对改革开放的有力引导,通过长期的技术转移和合资,构建了社会主义福利的“中国梦”。
众所周知,西方资本主义以牺牲严重的人类和生态成本为代价,通过探索和殖民化实现了全球化。这些全球化努力被工业革命放大,最终演变成帝国主义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大战。随后的全球化浪潮始于 1970 年代,当时世界生产轴心转移到亚洲,基于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些政策试图在缺乏严格的政治和环境法规的情况下利用亚洲廉价的劳动力供应和其他资源。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大都市对中国的宽容政策感到满意,直到中国成功利用 “落后优势 privilege of backwardness” 巩固国民经济,而不是沦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管理下的美国殖民地。 .在中国取得历史性的经济成功和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延续之后,西方大都市似乎最终对他们的全球霸权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威胁感,这促使他们发起了一场全球帝国主义宣传运动将中国描绘成对环境不负责任的恶棍,而西方则是环境价值观的善良监督者。
本文旨在超越以西方为中心的生态帝国主义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偏见,并提供一个更加平衡的视角。哪些环境问题占据了中国的主要发展议程?中国如何解决这些关键问题?中国的环境政策正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本文使用过程追踪来回答这些问题,并认为中国已经对其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以至于现在将其框定为 “生存问题 matter of survival”,并将这些问题置于中心地位其修订后的国家安全战略,特别是在胡锦涛和习近平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战略基于 “生态文明” 的替代方案,这可能导致 “生态帝国主义” 的逆转。在这方面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清洁能源革命及其在绿色农业、城镇化和多边环境合作方面的强有力领导。因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篇侧重于中国“生态文明”工程的政治和思想背景,第二篇阐述中国的清洁能源革命。文章在第三部分总结了中国在绿色农业和生态城镇化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这些成就如何体现在多边环境合作中。
生态文明的政治思想背景
“生态文明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一词最早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苏联。该术语后来被中国农业经济学家叶千机 Qianji Ye 采纳,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SEPA) 正式使用。在中国,由于胡锦涛政府的努力(2003-2013),生态文明得到普及(Greene, n.d.; Pan, 2016:35)。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参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提出 “和谐社会 harmonious society” 的概念 (天人合一思想)(胡,2007;北川,2016a) ; 潘, 2016).
胡(2007)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超越了社会公平和正义,涵盖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概念在多大程度上与毛泽东在 “论十大关系”(毛泽东,1974 年)的讲话中所描述的 “平衡发展 balanced development” 和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思想产生了共鸣。
胡锦涛(2007)提出 “科学发展观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通过科学、技术和教育的调动,以人与环境为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和谐社会。胡说,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是提高中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核心。在此框架下,胡锦涛制定了 “五位一体” 战略,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该战略强调生态可持续性和其他任务如何相互补充。详细而言,生态可持续性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无法实现更高的社会福利和生活质量目标(Kitagawa,2016b;Pan,2016)。
习近平上台进一步加强了胡对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强调(习,2018:233)。在习思想中,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构成了中国梦的基石,即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向世界展示中国承诺的梦想”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2018:179)。因此,中国共产党在 2012 年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作为优先任务,将其写入党章,并于 2018 年将其写入中国宪法(Goron,2018:39)。
习近平的崛起促成了中共第一个专门研究可持续发展的机构:“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组 Task Force for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201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于 2015 年 3 月通过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央意见文件》。作为中国新的集中环境检查的一部分,超过 29,000 家公司被处以总计 14.3 亿元人民币(2.16 亿美元)的罚款,1,527 名个人被处以罚款。拘留,18,199 名官员受到纪律处分(Goron,2018:41)。最终,2017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设定了绿色和美丽中国的目标(中国日报 China Daily,2017 年;杨,2018 年)。
中国在习近平时代开始将环境问题视为 “国家存亡” 问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个问题在中国修订后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据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习近平在2013年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 Holistic National Security Outlook”,提出了中国当前国家安全的支柱,确定了国家安全的11个优先领域。这种可持续性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核安全。随后,中国于2014年出版了《国家安全蓝皮书 Blue Book on National Security》,被定为中国第一部国家安全蓝皮书。这本书的一个标志性特点是它如何扩展国家安全的范围,将环境问题作为一个定义主题(Corff,2018 年;Raik 等人,2018 年)。
“中国制造 2025 Made in China 2025” 是中国于 2015 年宣布的新科技产业战略,它以习近平对国家安全的整体概念化为基础,并确定了经济发展的九个优先领域。包括实施绿色制造、加强制造业创新、信息技术与工业融合、做强产业基础、培育中国品牌、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促进服务型制造业和制造业相关服务业、制造业国际化等。根据《中国制造2025》战略,这些任务的成功关键在于“新型信息技术、数控工具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铁路装备、能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动力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农业机械”(Ma, et al., 2018;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0)。
中国正在酝酿的清洁能源革命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2009 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Guo & Marinova 2014)。中国的能源消耗极大地加剧了环境退化和气候变化。事实上,2016 年的估计表明,与美国、俄罗斯和南非相比,中国在限制人均二氧化碳 (CO2) 排放方面表现更好(世界银行,2021 年;图 5)。话虽如此,在我们的样本中,1980-2016 年期间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最高(约 380%)。美国和俄罗斯是唯一成功减少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国家(图 5)。此外,中国 2018 年的表现表明,煤炭消费占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大份额 (79.44%),而煤炭消费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 43.7% (EIA,2021)。中国第二大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石油和其他液体燃料(EIA,2021)。其余份额涉及天然气。
能源强度是反映人均能源消费量的指标。人们可以观察到,中国的能源强度一直在迅速增加,特别是自 1997 年以来。仅 1997-2018 年期间就证明了 250% 以上的增长(EIA,2021 年;图 6)。事实上,煤炭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要来源,尽管自 2013 年以来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明显下降。2013-2019 年间,中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量从 4.4 和 47 亿短吨减少到 4.1 和 43 亿短吨吨,分别。这相当于煤炭产量下降 7%,煤炭消费下降 8.5%(EIA,2021 年;图 7)。然而,自 2013 年以来,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一直在上升。仅 2013-2019 年期间就增长了 29.5%(EIA,2021 年;图 8)。据2019年测算,煤炭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的58%,仍是第一大能源。在中国的电力生产中,煤炭消耗的比重超过65.3%。石油和其他液体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第二大份额,为 20%。最后,水电和其他可持续能源的份额已达到 13%(EIA,2021 年;图 9)。
图 5. 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公吨)
图 7. 中国的总生产和消费 https://www.eia.gov/totalenergy/data/browser/
图 7. 中国的石油消耗量(百万桶/天) https://www.eia.gov/totalenergy/data/browser/
2015 年对金砖国家和美国的估计表明,巴西、印度和南非的可持续能源消费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份额最高。自 2011 年以来,中国已将可持续能源消费的份额从 11.7% 提高到 12.4%(世界银行,2021 年;图 10)。重要的是,自从通过 2005 年可持续能源法以及涵盖 2011-2020 年的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五年计划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清洁能源革命(Gardner 2018;Guo & Marinova,2014;Mathews & Tan,2015; Su & Thomson,2016)。早在 2009 年,中国就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能源技术投资者(Guo 和 Marinova,2014)。 2013 年,中国以 613 亿美元的总投资额成为清洁能源的最大投资国(Campbell,2014 年)。 2015 年标志着中国崛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生产国(Gardner,2018 年)。此外,在 2008-2018 年期间,中国的风能和太阳能消耗量分别从 3 和 0 Mtoe 上升到 83 和 40 Mtoe。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从 2008 年的 0.1% 上升到 2018 年的 3.7%(BP,2019)。
中国的绿色农业、生态城市 Eco-Cities 和多边环境合作:一场正在展开的革命
如前言所述,农业污染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消费国,耕地稀缺(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2018:158;Scott 等人 2018:26)。考虑到这一点,中国目前正在加大对绿色农业的关注,以应对农业污染和其他环境压力。 2005 年至 2018 年期间,中国有机农业的农业面积增长了 36% 以上,从 230.13 万公顷增加到 313.5 万公顷。中国 2018 年在这方面的表现甚至超过了其他金砖国家和美国(粮农组织,2021 年;图 11)。话虽如此,鉴于有机农业的农业面积仅占其农业总面积的 2.31%,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粮农组织,2021)。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拥有仅次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世界上有机农业面积最大的国家。可以说,中国在扩大经认证的有机农业土地使用方面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从 2004 年到 2018 年,中国有机农业认证的农业面积从 10 公顷猛增至 255.81 万公顷。因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消费国(FAO 2021;Willer、Lernoud 和 Kemper,2018)。
中国农业的绿色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总体发展战略中优先考虑绿色农业的努力(Scott 等,2018:46)。这也是自 1980 年代末以来中国生态村运动兴起的原因。到1990年,中国共创建了1200个 “生态村试点”(Liu et al., 2021; Scott et al., 2018:38-39)。到 2011 年,这个数字上升到 2000(Liu & Wang,2010:107)。整个 1990 年代,生态村运动得到强有力的政策努力的补充,强调广泛采用绿色食品 (lüse shipin)、无公害食品 (wugonghai shipin) 和有机食品 (youji shipin) 等绿色标签标准。与此同时,农业部于 1990 年启动了绿色食品计划,并于 1992 年启动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承担了为推进这一进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质量控制服务的任务(Scott 等,2018:39 -41)。
图 10. 可再生能源消耗(占最终能源消耗总量的百分比)https://www.eia.gov/totalenergy/data/browser/
图 11. 有机农业的农业面积(100 公顷) https://www.fao.org/faostat/eb/#data/RL
截至2011年,中国已建立42个认证机构、38个质量控制终端、71个环境监测中心。此外,中国的绿色食品计划与 2001 年的无风险食品行动计划相辅相成,旨在对抗化学污染、改善食品安全并加快有机认证(Scott 等人,2018:39-41)。最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National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Plan》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努力提供了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蓝图。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这一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年度政策文件,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第二大发展目标的地位(Scott et al., 2018:39- 41).
中国在改善绿色农业和建设生态村方面的努力与可持续城市化战略齐头并进(Hu、Liu 和 Sun,2017 年)。生态城市运动(生态城市)于2003年在环境保护部的倡议下发起。该倡议旨在创建低碳和循环经济模式,扩大绿色和保护区,鼓励回收和节能,促进可持续建筑,防止空气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地区的社会福利和和谐(Wang, 2018 年;周、贺和威廉姆斯,2012 年)。根据国际生态城市倡议组织 (IEI) 2009 年的研究,全球 79 个生态城市中只有 6 个来自中国。在 2011 年 IEI 调查中,中国的生态城市数量上升到 25 个。中国从 2015 年开始的研究确定了全球 658 个主要生态城市,其中 284 个来自中国。这意味着目前世界上超过 43% 的生态城市位于中国(Williams,2017:4)。
生态城运动也为中国加强多边环境合作做出了贡献。天津中新生态城 Tianjin China-Singapore Eco-City、中荷深圳低碳城市 Sino-Dutch Shenzhen Low-Carbon City 和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 Sino-French Wuhan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City 是中国在全球生态城市运动中的领导者。特别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在生态城市运动中开展环境合作的核心实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 China-Singapo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拥有绿地和湖泊,而中新天津生态城拥有能源效率、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系统(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China-ASEA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2018:161;刘和罗,2021:12)。
作为多边环境合作的火车头,中国已将其主导作用扩展到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 2009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环境合作战略》,促成了中国-东盟环境合作中心 China-ASEA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Centre 的成立。随后又出台了《中国-东盟2011-2013年、2014-2015年环境合作行动计划》和《2016-2020年环境合作战略》。这些战略和行动计划旨在提高区域在研发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努力。此类努力还包括“绿色丝绸之路使者计划”,旨在就可持续性、绿色创新和创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等问题开展员工培训、科学交流和政治对话(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China-ASEA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2018:八 viii)。
中国最近通过 “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倡议(BRI)加快了多边环境合作。 2015 年 “一带一路” 文件承诺 “一带一路” 倡议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气候变化方面承担更大责任。习近平在 2016 年呼吁建设一条“绿色、健康、智能、和平”的丝绸之路后,“一带一路”倡议制定了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并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在海上保护原则的推动下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和海上合作愿景(西蒙诺夫,2018 年)。因此,2019 年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论坛制定了绿色投资原则(Cheung 和 Hong,2021)。
“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注意确保不会将政策强加给参与者并损害他们的国家主权。采用“一带一路”倡议的生态文明原则取决于参与国的倡议(Ikenberry & Lim,2017)。第二届 “一带一路 ” 论坛邀请 “一带一路” 成员加入国际绿色发展联盟 International Green Development Coalition、可持续城市联盟 Sustainable Cities Alliance、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倡议 South-South Cooperation Initiative on Climate Change、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Exchange and Transfer Center、环境大数据平台 Environmental Big Data Platform 等环保倡议和绿色投资基金 Green Investment Fund(Garey & Ladislaw, 2019; Ikenberry & Lim, 2017)。这些举措获得了动力,以回应民间社会团体对大多数 BRI 投资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转移到碳驱动部门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开发的批评(Harlan,2021)。
与 BRI 的论坛倡议相结合的是绿色金融,其中包括涉及为可持续项目提供资金的债券、支持可持续投资的信贷以及用于防范环境灾难的保险计划的金融实践。中国的绿色投资支持了低碳交通、高铁、清洁能源项目、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和清洁煤炭投资等环保举措。因此,中国在 2019 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绿色债券和信贷领先国家的地位(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心,2019b,中国日报 2020b;Harlan 2021;Rooney 2019)。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作为亚洲第一家独立于西方霸权的银行和世界第四大多边开发银行,是 BRI 的重要金融工具(Gürcan,2020;Fahamu,n.d.;Koop,2018)。在中国的倡议下,它于 2016 年开始运营,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多边开发银行 (MDB)”(Wilson,2017 年)。该银行宣布的意图是填补“亚洲基础设施支出供需之间的缺口”,估计“到 2020 年将高达 8 万亿美元”(Cai,2018 年)。该银行批准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能源、水和交通领域(Chen,2019)。这些项目中几乎有一半是与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伊斯兰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共同出资的(Rana,2019 年;Bustillo 和 Andoni,2018 年)。 2016 年至 2017 年期间,亚投行批准了近 50 亿美元的贷款和 35 个基础设施项目,估计价值 283 亿美元(Cai,2018;Chen,2019)。与世界银行不同,亚投行不强加政治条件,并且尊重声索国的主权(Gürcan,2020)。
中国的倡议使亚投行在生态文明问题上采取了强硬立场。 2016 年,亚投行通过了环境和社会框架 (ES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Framework,该框架鼓励融资开发项目以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为目标,包括绿色经济、性别平等和劳工权利。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ESF 非常重视平衡发展、减少化石燃料消耗、环境弹性、节能和生物多样性 biodiversity(Gabusi,2019)。在 2016 年于韩国举行的第二届年会上,亚投行通过了亚洲可持续能源战略,并批准了其第一笔贷款用于旨在减少中国煤炭使用的项目。亚投行第四次会议于 2019 年在卢森堡举行,会上重申了支持绿色经济的承诺(Altay & Zeynepcan,2020)。亚投行针对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新基金包括“7500 万美元的塔塔清洁技术可持续基础设施转贷基金(印度)、7500 万美元的亚洲投资基金(全亚洲)、1 亿美元的 L&T 绿色基础设施转贷基金以资助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印度),2 亿美元的 TSKB 可持续能源和基础设施转贷基金(土耳其),以及向印度基础设施基金提供 1.5 亿美元用于资助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印度)…… [以及] 与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 的 5 亿美元亚洲 ESG 增强型信用管理投资组合(全亚洲),合作开发基础设施的债务资本市场…… [以及] 5 亿美元的亚洲气候债券投资组合基金,以加速世行成员的气候行动,并刺激气候债券市场的发展。” (Vazquez & Chin, 2019: 598) 除了能源和基础设施,亚投行的绿色框架还延伸到可持续城市化、绿色交通和农村可持续性。
这些努力在为印度古吉拉特邦农村道路 Gujarat Rural Roads Project 项目提供的 3.29 亿美元贷款、为印度地铁线路项目 Metro Line Project 提供的 3.35 亿美元贷款、为印度中央邦农村连通项目 Madhya Pradesh Rural Connectivity Project 提供的 1.4 亿美元贷款、为印度安得拉邦提供的 4.45 亿美元贷款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Pradesh 农村公路项目、老挝 13 号国道改善和维护项目 National Road 13 Improvement and Maintenance Project 4000 万美元贷款、印度尼西亚国家贫民窟改造项目 National Slum Upgrading Project 2.165 亿美元贷款、菲律宾马尼拉大都会洪水管理项目 Metro Manila Flood Management Project 2.706 亿美元贷款、美国为印度安得拉邦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改善项目 Andhra Pradesh Urban Water Supply and Septage Management Improvement Project 提供 4 亿美元贷款,为斯里兰卡科伦坡城市再生项目 Colombo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 提供 2 亿美元贷款,为孟加拉国市政供水和卫生项目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 Project 提供 1 亿美元贷款(Vazquez & Chin,2019) .
最后提醒一句:鉴于绿色丝绸之路 Green Silk Road 项目于 2019 年才付诸实施,而亚投行于 2016 年开始运作,现在估计亚投行和“一带一路”倡议对生态文明的贡献还为时过早。但是,考虑到中国已经成为多边环境合作的领先国家,有乐观的余地。亚投行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战略已经通过在多个亚洲国家实施的绿色基金付诸实践。此外,自 2016 年以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一部分的中国绿色投资势头强劲。案例包括中国增加对越南太阳能电池板的投资,其在巴基斯坦建立 Quaid e-Azam 太阳能园区和 Jhimpir 风电场的主导作用,Aisha 风电场和埃塞俄比亚的 Wolayita Sodo 输电线路,以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其他类似项目(Chernysheva 等,2019)。
回顾与讨论
作为生态帝国主义的强烈表现,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 neoliberal globalisation 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西方大都市发起了全球生产轴心向亚洲的转移。这使西方大都市能够在没有严格的环境法规的情况下利用廉价劳动力供应和自然资源(Gürcan、Kahraman 和 Yanmaz,2021)。中国是这些掠夺行动的主要目标。然而,它通过利用公共驱动的政策设法从这些新自由主义的攻击中受益,尽管有一些自由主义的妥协,但这些政策有助于保护自己免于成为新殖民地。公共驱动的政策也有助于建立由国家利益驱动的强大经济,从而引起全球霸权受到挑战的西方大都市的严重担忧。结果,西方大都市现在诉诸生态帝国主义运动,将环境退化归咎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其在环境方面的主要努力——作为全球福利的火车头和全球贫困的最大敌人——经常被这种西方破坏以运动为中心。
中国对其环境问题有了坚定的认识,这体现在其修订后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其中纳入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中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距离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对生态文明最直接的威胁源于美帝国主义以地缘政治遏制战略、针对中国的技术经济战争以及与 COVID-19 大流行相关的其他因素(如西方助长的 “中华恐华症 Sinophobia” 和大流行病)形式的侵略。相关的经济压力(Gürcan,2019 年;Gürcan、Kahraman 和 Yanmaz,2021 年)。尽管如此,中国在生态文明道路上取得的主要成就涉及一系列三个不断展开、相互制约的革命进程,这些革命进程也引领着国际环境合作,具体体现在中国在东盟、亚投行和绿色丝绸之路中的作用。它们包括清洁能源革命、可持续农业革命和绿色城市革命。
中国已经成为绿色金融的全球领先者。它引领着生态城市运动,世界上超过 43% 的生态城市是中国的,是仅次于加拿大的可持续建筑第二大领导者。许多中国城市已经下降或退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名单,印度和巴基斯坦位居榜首。中国城市也跻身世界污水处理能力最强行列。另一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拥有最多的电动汽车、自行车和高效的公共交通工具。中国不仅被认为是世界电动公交车生产和消费中心,而且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地铁系统。 2013年以来,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下降,伴随着清洁能源革命的自觉推进,可再生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这场正在形成的革命的关键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清洁能源投资国的良好声誉。因此,它成功地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风能、太阳能和水力发电系统。最后,关于中国正在展开的可持续农业革命,我们应该承认它采用了绿色食品标准,扩大了经过认证的有机农业的农业面积,尤其是作为绿色农业的世界领导者,它现在拥有第三个-最大的有机农业区。归根结底,所有这些成就的延续和扩大取决于习近平政府(及其继任者)未来在面对帝国主义侵略时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
参考 References
Altay, A., & Zeycepcan A. (2020). 中国与自由国际秩序的关系: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禁令为例。马尔马拉大学政治学杂志。China’s Relationship with the Liberal International Order: The Case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 Marmara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doi: 10.14782/marmarasbd.784428
英国石油公司 BP。 (2019)。 2018 年中国能源市场 China’s Energy Market in 2018。BP 统计评论 BP Statistical Review。
Bustillo, R., Andoni, M. (2018)。中国、欧盟和多边主义: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China, the EU and Multilateralism: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Revista Brasileira de Politica Internacional。 Revista Brasileira de Politica Internacional, 61(1): 1-19。
Cai, K G. 蔡国光 (2018)。 “一带一路”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北京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新战略 The One Belt One Road and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Beijing’s New Strategy of Geoeconomics and Geopolitic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当代中国学报, 27(114): 831—847.
RJ 坎贝尔 Campbell, R. J. (2014)。中国和美国:绿色能源项目和政策的比较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Comparison of Green Energy Programs and Policies。 R41748。 国会研究服务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hen, I. T. (2019). China’s Status Deficit and the Debut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he Pacific Review, 1—31: 697—727.
Chen, I. T. (2019)。中国的地位赤字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首次亮相。 太平洋评论 China’s Status Deficit and the Debut of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he Pacific Review,1—31:697—727。
中国日报。 (2017)。习近平十九大报告全文。取自 https://www.chinadaily。 com.cn/china/19thcpcnationalcongress/2017-11/04/content_34115212.htm
中国日报。 (2020)。中国的绿色金融:实现可持续复苏。取自 https://www.chinadaily。 com.cn/a/202009/18/WS5f647ad8a31024ad0ba7a79c.html
Chernysheva, N. A., Perskaya, V. V., Petrov, A. M., & Bakulina, A. A. (2019)。“一带一路”倡议的绿色能源:今天和未来的经济方面。 国际能源经济与政策杂志 Green Energy fo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Economic Aspects Today and in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Policy 9(5):178-85。
张 Cheung, F. M., & Hong, Y.(编辑)。 (2021)。 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伦敦:劳特利奇 Green Fin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London: Routledge。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 China-ASEAN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2018)。 中国-东盟环境展望 1 (CAEO-1):迈向绿色发展。新加坡:施普林格 China-ASEAN Environment Outlook 1 (CAEO-1): Towards Green Development. Singapore: Springer。
考夫 Corff, O. (2018)。 富国强军”:中国的综合国家安全。联邦安全政策学院 Rich Country, Strong Army”: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ecurity. Federal Academy for Security Policy.。
Earth.Org。 (2021)。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 15 个城市 15 Most Polluted Cities in the World。取自 https://earth.org/most-polluted-cities-in-the-world/
环评 EIA。 (2021)。数据库。取自 https://www.eia.gov/totalenergy/data/browser/。
环境绩效指数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0a)。全球环境指标:在可持续性问题上对国家绩效进行排名 Global Metrics for the Environment: Ranking Country Performance on Sustainability Issues。取自 https://www.unep.org/resources/report/global-metrics-environment-environmental-performance-index-ranks-countries)。
环境绩效指数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 (2020b)。中国 |环境绩效指数 China |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ex。取自 https://epi.yale.edu/epi-results/2020/country/chn
法哈穆 Fahamu。 (日期不详)。 57个国家获准成为中国牵头的亚投行创始成员 57 nations approved as founder members of China-led AIIB。取自 http://www.fahamu.org/ep_articles/57-nations-approved-as-founder-members-of-china-led-aiib/#:~:text=Countries%20accepted%20as%20AIIB%20founding, %2C%20法国%2C%20德国%20和%20西班牙
FAO 粮农组织。 (2021)。数据库。取自 http://fao.org/faostat/en/#data/RL
G. 加布西 Gabusi (2019)。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全球标准:欧洲成员的贡献 Global Standards in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uropean Members。
D.K. 加德纳 Gardner, D. K. (2018)。 中国的环境污染: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事。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ey, L., & Ladislaw, S.(20199。中国的多边主义和绿色“一带一路”的承诺。CSIS 简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Chinese Multilateralism and the Promise of a Green Belt and Road. CSIS Briefs.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Goron, C.(2018 年)。生态文明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政治局限, 中国视角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Political Limits of a Chinese Concept of Sustainability. China Perspectives。 (4):39-52. doi:10.4000/chinaperspectives.8463。
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心 Gree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enter。 (2019)。绿色金融 Green Finance。取自 https://green-bri.org/green-finance/
Greene, H.(日期不详)。生态文明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生态研究中心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er for Ecozoic Studies。取自 https://www.ecozoicstudies.org/re-views/ecological-civilization-19th-national-congress-communist-party-china/
郭 Guo X., & Marinova, D. (2014)。中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迈向绿色经济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in China: Towards a Green Economy。在 S. Yao & M. J. Herrerias,(编辑)中国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经济增长 Energy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第 286-301 页。纽约:Palgrave Macmillan。
Gürcan, E. C. (2019)。 多极化、南南合作与后霸权治理的兴起。纽约:劳特利奇 Multipolarization, south-south cooperation and the rise of post-hegemonic governance. New York: Routledge。
Gürcan, E. C. (2020)。欧亚大陆“后霸权多极化”的构建:一个比较视角,日本政治经济学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hegemonic multipolarity” in Eurasi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Japanese Political Economy, 46(2-3), 127-151. doi: 10.1080/2329194X.2020.1839911
Gürcan, E. C., Kahraman, Ö。 E. & Yanmaz, S. (2021)。 COVID-19 和资本主义的未来:超越新自由主义的后资本主义视野。新斯科舍省:费恩伍德出版社 COVID-19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 Postcapitalist Horizons Beyond Neo-Liberalism. Nova Scotia: Fernwood Publishing。
Harlan, T. (2021)。绿色发展还是绿色清洗?中国绿色“一带一路”的政治生态学视角。 欧亚地理与经济学 Green Development or Greenwashing? A Political Ecology Perspective on China’s Green Belt and Road.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62(2):202-26。内政部:10.1080/15387216.2020.1795700。
胡杰 Hu J (2007)。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国日报。摘自https://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07-10/24/content_6204564.htm
Hu, W., Liu, J. & Sun, W.(编辑)。 (2017)。 中国生态城市的发展。新加坡:施普林格 The Development of Eco Cities in China. Singapore: Springer。
胡 Hu X. (2020)。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年均经济增长率预测 Forecast of China’s Averag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J. Phys.: 会议。系列1629 012040。
Ikenberry, G. J., & Lim, D. J. (2017)。 中国新兴的制度治国方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反霸权的前景。布鲁金斯学会 China’s Emerging Institutional Statecraft: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and the Prospects for Counter-Hegemony. Brookings。
情报局 INSG。 (2014)。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 简报。 23. IQAir。 (2021)。 2020年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PM2.5排名|空气视觉 The Global E-bike Market. Briefing Paper. 23. IQAir. (2021). World’s Most Polluted Cities in 2020—PM2.5 Ranking | AirVisual。取自 https://www.iqair.com/world-most-polluted-cities
杰 Jie S.(2016 年)。地下水 80% 被污染 Groundwater 80% Polluted。环球时报。摘自https://www.globaltimes.cn/content/978117.shtml
北川 Kitagawa, H.(编辑)。 (2016a)。 中国的环境政策与治理。纽约:施普林格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Governance in China. New York: Springer。
北川 Kitagawa H. (2016b)。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环境政策:不断变化的环境规范 Environmental Policy Under President Xi Jinping Leadership: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al Norms。载于 H. Kitagawa,(编辑),中国的环境政策和治理,第 1-15 页。纽约:施普林格 New York: Springer。
库普 Koop F. (2018)。解释者:拉丁美洲和亚投行 Explainer: Latin America and the AIIB。 对话中国。取自 https://dialogochino.net/en/trade-investment/39049-explainer-latin-america-aiib-the-asia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
Liu, C.、Wang, F.、Gao, X. & H. 史密斯 (2021)。探索完善农村发展评价方案——以美丽乡村建设评价(ECBV)在华南某乡村的应用为例。 可持续性 Exploring Solutions to Improve th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Rural Villages: A Cas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s (ECBV) in a Village in South China. Sustainability 13(2):1-23。
刘, J., &王杰 Liu, J., & Wang, J. (2010)。 中国的环境 China’s Environment。北京:中国国际出版社。
Liu, M., & Lo, K. (2021). Governing Eco-Cities in China: Urban Climate Experimentati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Multilevel Governance. Geoforum, (121), 12-22. doi: 10.1016/j. geoforum.2021.02.017.
刘,M., & Lo, K. (2021)。中国生态城市治理:城市气候试验、国际合作和多层次治理。 地理论坛, (121), 12-22。内政部:10.1016/j。 geoforum.2021.02.017.
Long M. (2015)。 USGBC 公布 LEED 绿色建筑前 10 个国家/地区的国际排名 |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 USGBC Announces International Rankings of Top 10 Countries for LEED Green Building | U.S. Green Building Council。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取自 https://www.usgbc.org/articles/usgbc-announces-international-rankings-top-10-coun- tries-leed-green-building
Ma, H., 等人。 (2018)。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及其实施。分析工业 4.0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的影响 Strategic Plan of Made in China 2025 and Its Implementations. Analysing the Impacts of Industry 4.0 in Modern Business Environments,第 1-23 页。新加坡:IGI 全球。
毛泽东 Mao, Z. (1974)。 未排练的毛泽东:谈话与书信 Mao Tse-Tung Unrehearsed: Talks and Letters,1956-71。 S. R. 施拉姆,(编辑)。 Harmondsworth:Penguin 企鹅。
市场和市场 Markets and Markets。 (2021)。按推进(BEV、PHEV 和 FCEV)、应用(城际和城内)、消费者细分市场(车队运营商和政府)、范围、巴士长度、功率输出、电池容量、组件、电池类型划分的电动巴士市场&区域——到 2027 年的全球预测 Electric Bus Market by Propulsion (BEV, PHEV & FCEV), Application (Intercity & Intra-City), Consumer Segment (Fleet Operators & Government), Range, Length of Bus, Power Output, Battery Capacity, Component, Battery Type & Region—Global Forecast to 2027。取自 https://secure.livechatinc.com/
马修斯, J. A., &谭 H. Mathews, J. A., & Tan, H. (2015 年)。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革命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Revolution。纽约:Palgrave Macmillan。
莫顿 Morton, K. (2006)。 国际援助与中国的环境:驯服黄龙 International Aid and China’s Environment: Taming the Yellow Dragon。伦敦:劳特利奇 .London: Routledge。
诺顿 Naughton, B.J. (2018)。 中国经济:适应与增长 The Chinese Economy: Adaptation and Growth(第二版)。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Nedopil Wang, C. (2019)。中国的绿色公共交通创新:一带一路国家的机遇。绿色“一带一路”倡议中心 Green Public Transport Innovation in China: An Opportunity for BRI Countries. Green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enter。取自 https://green-bri.org/green-public-transport-innovation-in-china-an-opportunity-for-bri-countries/
潘 Pan, J.(2016 年)。 中国的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 China’s Environmental Governing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海德堡:施普林格 Heidelberg: Springer。
Raik, K., Aaltola, M., Kallio, J., & Pynnöniemi, K. (2018)。 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盟的安全战略:生活在不同的世界。赫尔辛基:芬兰国际事务研究所 The Security Strategies of the U.S., China, Russia and the EU: Living in Different Worlds. Helsinki: Finn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Rana, R. (2019),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和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中印关系的发展趋势和看法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New Development Bank and the Reshaping of Global Economic Order: Unfolding Trends and Perceptions in Sino-Indian
经济关系 Economic Relations,,中国研究国际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na Studies,10 (2):273—290。
罗宾斯,Robbins, P.(编辑)。 (2007)。 环境与社会百科全书 ncyclopedia of Environment and Society。伦敦:圣人 SAGE。
鲁尼 Rooney, K. (2019)。这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世界经济论坛 These Countries Are Leading the Way in Green Finance. World Economic Forum。从 https://www 中检索。 weforum.org/agenda/2019/09/these-countries-are-leading-the-way-in-green-finance/
Sanjuan, T. (2018)。 中国地图集:新的权力尺度 Atlas de la Chine: Les Nouvelles Échelles de la Puissance。巴黎:否则 Paris: Autrement。
Scott, S., Si, Z., Schumilas, T., & 陈 Chen, A.(2018 年)。 中国的有机食品和农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生态倡议 Organic Food and Farming in China: Top-down and Bottom-up Ecological Initiatives。纽约:劳特利奇 Routledge。
西蒙诺夫 Simonov, E. A. (2018)。 绿化新丝绸之路:任务可行吗?Greening The New Silk Road: Mission Possible? 3. 江河无疆 Rivers Without Boundaries。内政部:10.13140/RG.2.2.23726.20806。
苏, B., &汤姆森,E. Su, B., & Thomson, E. (编辑)。 (2016)。 中国的能源效率与节能:行业分析 China’s Energy 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Sectoral Analysis。新加坡:施普林格 Singapore: Springer。
可持续巴士 Sustainable Bus。 (2020)。世界各地的电动巴士、主要车队和项目 Electric Bus, Main Fleets and Projects Around the World。取自 https://www.sustain-able-bus.com/electric-bus/electric-bus-public-transport-main-fleets-projects-around-world/
统计员 Statista。 (2021)。电动汽车的生产:选定的国家 Produc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Selected Countries。取自 https://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70537/forecast-for-electric-car-production-in-selected-countries/
Technavio。 (2019)。中国电动客车:2019 年最大的电动客车市场 |全球电动客车市场报告 Electric Buses in China: Largest Electric Bus Market 2019 | Global Electric Bus Market Report。取自 https://blog.technavio.com/blog/electric-buses-in-china-largest-electric-bus-market
美国国防部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0)。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2020 年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和安全发展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0。摘自 https://media. defense.gov/2020/Sep/01/2002488689/-1/-1/1/2020-DOD-CHINA-MILITARY-POWER-REPORT-FINAL.PDF
王晓 Wang, X. (2018)。 中国未来的生态城市:通过协作交流文化促进生态城市发展 Tomorrow’s Eco-City in China: Improving Eco-City Development Though a Culture of Collaborative Communication。未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利物浦大学环境科学学院地理与规划系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Willer, H., Lernoud, J. & 肯珀 Kemper, L. (2018)。 2018 年有机农业世界:总结 The World of Organic Agriculture 2018: Summary。 FiBL & IFOAM。检索自 https://orgprints.org/id/eprint/34674/1/willer-etal-2018-world-of-organic-summary.pdf。
威廉姆斯 Williams, A.(2017)。 中国的城市革命:了解中国生态城市 China’s Urban Revolution: Understanding Chinese Eco-Cities。纽约: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 Bloomsbury Publishing.。
威尔逊,法学博士 Wilson, J. D. (2017)。中国想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中得到什么 What Does China Want from the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银行?Bank? Indo-Pacific Insight Series,珀斯美国亚洲中心 Perth U.S. Asia Centre。
世界银行 World Bank。 (2021)。数据库。取自 https://data.worldbank.org
Xi, J. (2018)。 治国理政 (上)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 C. 1. 北京:北京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巴斯克斯, Vazquez, K. C., & Chin, G. T. (2019)。亚投行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混合分层方法 The AIIB and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A Hybrid Layered Approach。 全球政策 Global Policy,10(4),593-603。
杨杰 Yang, J. (2018)。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以盐山县紫竹林村为例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Village” Landscap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Zizhulin Village in Yanshan County。 景观研究杂志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10(4),120-22。 doi:10.16785/j.issn1943-989x.2018.4.027。
张杰 Zhang, J. (2014)。 外国直接投资:区域维度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gional Dimensions。纽约:Palgrave Macmillan。
Zhou, N., He, G., & 威廉姆斯 Williams, C. (201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及相关指标体系 China’s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Cities and Associated Indicator Systems。 LBNL-5873E, 1172952。美国能源部:科技信息办公室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Offic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