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启动「自由运输者」( Liberty Lifter) 计划,预计开发一架水上飞机。 (示意图) 图:翻摄自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官网
汇编: 龙子
「太平洋怪物」来了! 应对中国问题急红眼 美启动「自由运输者」计画
“在研制先进装备找不到灵感的情况下,干脆打开苏联时代的抽屉”——这通常是西方嘲笑俄军装备研制时的惯用说法。只是这样的遭遇,如今也轮到美国了。
为应对在辽阔的太平洋地区 “与中国爆发的冲突”,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了“自由运输者”地效飞行器项目,这让美国媒体直接联想到苏联时代的“里海怪物”——只能说,在如何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五角大楼已经急红了眼。
美国海军学会网站1日称,根据 DARPA 的要求,该项目要求建造“经济实惠、创新且有颠覆性的水上飞机”,它的尺寸类似C-17战略运输机,但能携带至少100吨货物在贴近地面(水面)的高度连续飞行,能在4级海况下起降,在5级海况下“持续进行水上作业”,从而不依托港口和跑道,满足美军在太平洋地区“任何地点”的战略空运要求。
美国国防部2日宣布将与两家航空公司签署合同,启动「自由运输者」(Liberty Lifter)计画,将开发一款能够飞行距离地面100英尺,运载90吨货物超过6,500海里的水上飞机。 对此,中国微信公众号「枢密院十号」今(3)日直言,在如何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五角大厦已经急红了眼,并称此航空器为「太平洋怪物」。
据《美国海军研究协会》新闻(USNI News)当地时间1日报导,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在一份声明透露,「自由运输者」将是一艘尺寸和容量类似于波音C-17全球霸王III运输机的大型水上飞机。
其目标为在4级海况浪(浪高1.25~2.5 m,波浪具有明显形状,到处形成白浪)下起飞和着陆,在5级海况(浪高2.5~4.0 m,出现高大的波峰,浪花占了波浪上很大的面积,风开始削去波峰上的浪花)下持续进行水上作业,以及在地面效应下接近水面的长时间飞行,能够在海拔高达10,000英尺的高度飞出地面效应,能运载大量的装甲车辆和军队。
该计划标榜以低成本来建造高度创新的水上飞机,满足美国国防部100吨以上的重型起重要求,并独立于跑道和港口运行。 而和美国国防部签署合同的两个团队第一阶段将在18个月内,改进Liberty Lifter的设计、操作需求和概念,第二阶段则是完善每个拟议的设计、制造和演示。
另一家航空公司 Aurora Flight Sciences 的设计概念更类似于传统的飞船,具有单船体、高机翼和八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作为主推进器。 (模拟图) 图:翻摄自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官网
Liberty Lifter 项目经理克里斯托弗·肯特 (Christopher Kent ) 表示,两个团队采用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法,一个采用 12 台涡轮轴发动机的分布式推进,选择了双船体、中翼设计来优化水上稳定性和耐波性; 另一个团队设计出发点更类似于传统的飞船,具有单船体、高机翼和8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作为主推进器。
报道指出,这项计划并非政府第一次尝试为军事应用制造地面效应飞行器。 更早之前,苏联就开始研究利用地面效应飞行的飞行器,并在里海测试,西方国家后来透过侦查卫星捕捉其身影,并赋予称号为「里海怪物」,不过相关计画因为伊拉克战争的爆发被搁置。
针对「自由运输者」计画,美国《动力》(The Drive) 网站认为,美国设想未来太平洋地区与中国发生冲突之际,能在任何地点进行更快速、更灵活的战略空运,协助美方及其盟友军事力量。
然而「枢密院十号」指出,地效飞行器存在许多不足,包括无法在高海况条件下行动,在拥挤环境避免碰撞的能力也不高,五角大厦恐怕难以控制这种大型飞行器的相关成本。 他直言:「只能说,在如何应对中国挑战的问题上,五角大厦已经急红了眼。」
此前美军相关研究报告也鼓吹,地效飞行器能抵消中国在反介入/区域拒止领域的许多优势。“地效飞行器在大约60米的高度飞行,可以用地球曲率来隐藏自己,中国的雷达几乎看不到它们。而且由于它的飞行速度极快,难以进行实时卫星监视。在低空飞行时,它们基本上不会受到远程地对空导弹、反舰弹道导弹、潜艇和地雷的威胁。因此,它们的生存能力将明显高于传统的两栖舰艇或战略海运船。”
不过苏联时代的经验也证明,地效飞行器也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它们无法在高海况条件下行动,而且在拥挤环境避免碰撞的能力不高。此外,鉴于美国在新武器研制领域的惨痛经验,美国海军情报网站认为,五角大楼恐怕难以控制这种大型飞行器的相关成本,尤其是需要为它重新建造全套的基础设施,例如新的机库、海港和维修站。
发表回复